转眼二十年

一篇微信文章,来自和菜头槽边往事,原文链接: 转眼二十年

怪异的感觉挥之不去,就像天上出现了两个月亮。

二十年前,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在票房上沉沙折戟;二十年后,大陆的院线开始重映这套上下集的电影。新闻里说是有许多人进电影院怀旧,哭湿椅背。微博上有人说,二十年了,去电影院偿还欠星爷的那张电影票。

我在这二十年间看过多少遍《大话西游》?完全记不清了。应该不少于十遍,但也不至于超过一百遍。你问我记得多少剧情?对不起,我还真的讲不出完整的故事,因为电影在500年的时间跨度里跳来跃去,紫霞仙子每次回眸,我的时间线就又一次破碎成泥。

奇怪,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又」呢?

不过说真的,我在这部电影里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说一定要线性叙事,否则普通人会看不懂。倒叙、插叙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用,除非你不怕损失观众。当年,正是因为「看不懂」三个字,让《大话西游》票房一败涂地。也正是因为同样的三个字,让它在其后二十年一直保持活性。可一个人的一生中,又有几个二十年呢?

又比如说写作技巧,至尊宝对白晶晶和紫霞仙子的情感,一个极重一个极轻,一个极真一个极假,但是,当剧情成功反转,让至尊宝把情感叠合投射到紫霞仙子身上之后,这段感情突然拥有了无以伦比的重量,以至于根本没有人在意孙悟空大战牛魔王的一场戏何其狗血,反而觉得把牛魔王打入地下的一棍无比解恨,血肉横飞的那一口撕咬当真酣畅淋漓。

作品里最狠的就是明着告诉你这是在演戏,至尊宝对紫霞仙子就是在演戏,但是转过来戏一旦做实了,观众就会完全沉沦其中而不能自拔。最近的例子是《失恋三十三天》,临时扮演男友是演戏,但演着演着越演越真,观众于是自然眼角有光。中国的电影带入感太弱,观众又狡诈老熟,明告诉他们是在演,反而能让人放下戒心,更容易入戏。现在,知道我为什么总是在微信公众号里明目张胆地宣布自己在做广告了吧?

扯远了。

二十年足够发生许多事情,多到会觉得自己就是受苦受难的至尊宝。生活是一幕大戏,哪怕是一个死跑龙套的,在这二十年间大约也会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根想尽办法逃避但是摆脱不了的金箍,以及难以计数的求不得、爱离别和怨憎会。重点在于,我们头戴金箍,身不由己地还走在苍茫的大地上。那怎么不会在电影院里泪湿椅背?没人哭至尊宝,也没人哭周星驰,从来只有自己哭自己。更何况关了灯的电影院就像是黑暗的洞穴,适合野兽蜷缩着舔自己的伤口。

这是周星驰永远也不能理解的事情。他本来打算讲一个略带伤感的故事来着,万万没有想到让人反复看了二十年。由他一手打造的无厘头文化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寿终正寝,却好死不死对应上了需要用没心没肺、嘻皮笑脸应对生活压力的二十年。不是这样吗?人人都想有一个月光宝盒,目的是回到二十年前去,去买房。

当时要能买几套房,现在什么都有了,人们都这么说。

剧烈变动的时代里,一切浮沉都太过迅捷,情感、机遇、生活都是如此。得到的永远比错过的要多,这怕是一两代人的集体心病。就算是过去了二十年,也难得痊愈。总有什么就像是紫霞的手,攥得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

椰子啊椰子,请你告诉我:是谁在你这里留下了一颗眼泪?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返回 写的 拍的 标签